会员登陆: 用户名: 密码: 站内搜索: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  首  页 机构概况 文件汇编 政策法规 工会动态 人员简介 基层简讯 综合资讯 党建专题 资料中心 视频资讯 联系我们  
您现在的位置是:山西省永济市总工会网站-机构概况  
 
科技服务中心
 
文娱与学习
 
建设家园
 
发展经济
 

永济市发展工业经济的调查与思考

运城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www.yuncheng.gov.cn 2007年03月29日 文章来源:市委政研室
  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,是党中央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,省委也适时提出了“ 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”,“实现山西的全面崛起和赶超”的奋斗目标。永济作为山西最南端的一个新兴城市,如何借此东风,实现率先崛起,我认为,必须紧紧咬住优先发展工业这个中心,实现又好又快发展。
   一、理清思路,确立强工富市的战略定位
   永济市位于山西西南端,秦、晋、豫三省交汇处,下辖7镇3个街道办事处,262个行政村,人口43.7万,国土总面积1221.06平方公里,平川、河 滩 等 平地 面 积 占 61.7%,耕地面积有78.9万亩,是传统的农业大县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、山西省商品粮生产基地,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。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。虽然头顶诸多光环,但财政收入一直徘徊不前。2006年,新一届市委班子上任后,深入调查研究,集思广益,确立了实现永济率先崛起的宏伟目标和强工富市的战略定位,并在“十一五”规划中予以明确。组织“百名干部下江南,思想观念大转变”外出学习考察活动,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“大学习、大讨论、大整顿”活动,使“工业立市、强工富市”的发展观念逐步深入人心,全市干部群众想发展、议发展、谋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,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,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,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势头。
   二、开好菜单,践行招商引资的发展理念
   招商引资是巧借外力、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最有效、最直接、最快捷的途径。通过招商引资不但可以引进一批大的产业项目,而且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、雄厚的资金以及现代化的经营理念,本着这样一种认识,我们在招商引资方面做了两项工作:
   一是搞好项目研发编制。项目研发和编制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。我们加强与大中型企业、大中专院校、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,以八大产业为基础,强力推进十二大工程,在产品深加工、延伸产业链条、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,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、培育发展新的支柱产业、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等紧密结合起来,认真筛选包装了一批吸引力强的招商项目,进一步完善充实了项目库,并对经济合作项目进行分析排队,确立重点项目,集中力量在一些大项目上取得突破,实现了招商工作与产业对接,为提高主导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2006年,全市共有招商引资项目86个,总投资额20.45亿元,合同引资额19.09亿元,实际到位资金额13.62亿元。
  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。在做好节会招商、产业园招商、网上招商、电话招商、请进来招商和走出去招商的同时,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,围绕企业做大做强,强化企业招商;另外,借助企业自身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来吸引客商,充分发挥现有客商的示范带动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,让更多的客商来我市投资,形成“扎堆”效应,实行以商招商。同时,树立“投资者是上帝,纳税人是衣食父母”的招商理念,为客商提供“一站式服务,一条龙办结”,积极为客商排忧解难。
   三、突出特色,提高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度
   特色,是工业经济的生命,是工业产品走向市场的“通行证”。围绕特色抓工业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:
   1、旗舰企业带动。培育大产业,是增强工业化发展竞争能力的基本前提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的实践中,通过摔打磨炼,深深体会到必须以那些规模效益高、市场覆盖面大、自主开发能力强的企业为“龙头”,通过技术改造和资本扩张,使其成为区域工业经济的骨干和支撑,成为能够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旗舰。我们突出抓好铝加工产业、机电加工制造业、电力产业、化工装备制造业、冶金产业、纺织印染业、农副产品加工业八大产业。重点扶持发展华圣铝业、永济热电厂、蒲光发电厂、永济电机厂、丰喜化机、中农化工以及粟海集团、忠民集团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。按照“调整结构、加大投入、一业为主、多业发展”的思路,坚持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,大力发展规模经济,抓大扶小,加强优势互补。对上下游产业进行战略性改造,坚持因势利导,鼓励企业采用强强联合、兼并扩张、嫁接改造等方式,做大、做强、做精、做久。形成了一批大而精、大而专、大而优的企业集团。到2006年年底,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.4亿元,同比增长47.6%。
   2、扩大品牌影响。名牌产品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。大力实施名牌战略,对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,实现速度与结构、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。永济市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企业和名特优产品,如电机厂在当地已有30多年历史,已成为永济城市的一张名片,是永济工业的一大品牌。该企业为全国5次铁路大提速提供了95%以上的电传动设备,被确定为国家级的电传动产业化基地,现在永济电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企业,有西安永电、日立永电、阿安斯通永电,新电机总控项目投资1.75亿元已开工建设,这对永济来说又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。我们充分利用永济电机等知名度高的品牌大做扬优成势的文章,先后组建了天马铝合金有限公司、信宝铁合金有限公司等相关高新技术机械加工制造企业,发展电机配套协作产业,把永济机电系列产品不断做大做强,使其成为增利创税的重要来源。同时,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积极采取产品推荐、参加名牌产品评选等各种形式进行品牌宣传,扩大影响面,提高产品的知名度,使自己的产品商标逐步向知名、著名、驰名商标迈进。
   3、实行资本扩张。股份合作制是促进社会财富积聚的有效形式,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,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,有利于提高资本运作效率,很适合于内陆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扩张。我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要求,加快企业改制步伐,推行利益直接的集资入股,实行股份合作制,开辟新的融资渠道。丰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原是我市80年代省属国有企业,由于经营体制落后,设备陈旧,产品逐渐失去市场,通过企业体制改造和技术创新,目前已成为全国同行业5强企业之一,是山西省最大的化工机械、压力容器专业制造厂家和技术开发中心。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先后由市化肥厂改造为舜都集团,最后成为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控股设立的有限公司,2006年工业总产值完成30679万元,是改制前的 3.8倍。
   4、深度开发资源。永济市是全国商品棉、省商品棉基地,是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(市),农副产品加工业由来已久。针对这一实际情况,我们充分发挥农业大区农业资源丰富的特色,围绕农业办工业,立足原料办工业,面向农民办工业,开发一批工农业相关度高、互补性强、带动范围广的地方产品。大力扶植忠民集团、粟海集团、强盛集团、晋丰棉麻等大型龙头企业,促使其进行深度开发,提高附加值,延伸产业链条,尽快把规模做大做强。忠民集团和粟海集团已成为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2006年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5.1亿元、8.6亿元,并带动了造纸业、塑料加工业和运输业等第三产业 发展,真正实现了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,用工业化的成果返哺农业的科学发展模式。
   5、拓宽产销市场。我们将那些产品质量好、地方特色浓的工业产品,实行内地生产、沿海扩销或借知名品牌,在区内生产等形式,把本地产品打出去。粟海肉鸡已成为洋品牌肯得基华北地区最大供应商,产品销往全国各地。永济芦笋罐头、速冻芦笋、芦笋粉等20余种系列产品全部出口西班牙、荷兰、德国、瑞典、芬兰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,芦笋加工企业年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,贸易量占世界的1/4。
   四、创优环境,构筑经济发展的健康平台
   1、科学规划夯基础。永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,树立循环经济理念,在确立优先发展工业经济战略时明确提出,要合理布局工业项目,既满足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要求,又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,既要考虑工业集中度,开辟工业开发区,又要考虑特色产品对外辐射的便利,永济市依靠运风高速公路、永风和永运二级公路,避开城市中心,在城市外围形成五大工业园区。并努力实现园区和企业集群内资源的有效利用,如利用热电厂的粉煤灰生产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空心混凝土砌砖等。
   2、创优环境强服务。首先,营造和创优舒心干事的政务环境。改善以政务环境为主的投资软环境,已日益成为决定资金、人才等要素资源流向的主要因素,构成了地区间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核心内容。为此,我们要求全力创优一诺千金的诚信环境、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、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、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等软环境。具体就是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程序,缩短审批时限,实现“一站式”审批、“一条龙”服务、“一窗口”收费;完善政务公开制度,实行首办负责制、限时办结制、投诉办复制、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等,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亲和力。其次,营造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。我们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,实行了统一供水、统一供暖、统一污水处理,建有 8 座大型专业商贸流通市场和两个绿地公园,城市绿化率37%,城市基础功能趋于完善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要投资建设两条城市防洪工程、一座水处理厂,并改造供水管网;投资1.02亿元扩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;投资7300万元建设城市天然气管道输气工程;投资3932万元完成环卫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;投资710万元加强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和出租升级。启动博物馆、体育馆、展览馆、图书馆、会展中心等一批文体设施建设和内容丰富、品味高雅的休闲娱乐场所建设;大力发展酒店餐饮业;兴建各类批发市场、专业市场、一级市场;实施中条山绿化、涑水河改造、五姓湖保护工程……。其三,营造宽松有序的法制环境。强化立法、执法、守法的制度体系建设,优化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。
( 文章作者:永济市委书记武宏文 )
( 责任编辑:王贵莲 )

友情链接:
 
首页 | 关于工会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加为收藏
版权归中国书画名家辞典所有 违法必究 开发团队:中国书画名家辞典
地址:山西省 运城市 永济市 舜都大道11号 电话:0359-8023269 电子信箱:ybcom@169w.net.cn